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七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七》是宋代释惟一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1. 诗歌原文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2.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象描写:诗中通过“秋风卷地,秋水连天”描绘了秋天的广阔景象,用“千山影瘦,万木萧然”形容秋天山林的萧条之美。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秋天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情感体验。
  • 生活氛围营造:诗句中的“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氛围。这不仅显示了自然界的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他不再执着于世间的繁华与纷扰,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欣赏和体验这个世界。
  1. 主题思想
  • 禅意融入:诗中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还透露出禅宗的意境。通过对四季更替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诗人试图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秋水连天”不仅是视觉上的描写,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推移。“渔笛数声江上月”则通过听觉元素增加了诗的美感和深度。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它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