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峤冬天轰霹雳,仰山夏月降严霜。
铁锤两个都无孔,打就乾坤自厮当。
颂古三十六首 其三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六首 其三十》是释怀深的一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死轮回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独到见解。
从艺术手法来看,《颂古三十六首 其三十》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诗中的“髑髅里眼见犹在,枯木中龙声更狂”等句子,通过对骷髅和枯木的形象描绘,寓意生命的脆弱与不朽。这些自然元素与人的精神状态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从哲学内涵来看,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生命的有限性(髑髅)与自然的永恒(枯木),暗示了生与死、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这种思考不仅让人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也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充满力量。诗人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打破虚空光境尽”,这些词汇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同时也激发读者深入思考。
从文化背景上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禅宗文化的影响。禅宗强调直指人心,不立文字,通过直观体验来领悟佛法真谛。释怀深作为一位禅僧,他的诗歌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颂古三十六首 其三十》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部深邃哲思的文本。它通过丰富的象征、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对生死、有无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哲学上的重要著作,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