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六十七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那个是真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百零九首 其六十七》是宋代诗人释原妙的作品,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刻的哲学意蕴,展现了释原妙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从文学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偈颂的形式,这是一种结合了佛教禅学思想和诗歌美学的特殊文体。释原妙在创作中不仅追求文字的韵律美和意象的新颖性,还力求传达禅宗的核心思想。诗中的“莫不皆是乘虚接响底汉,倚草附木精灵”,即表达了禅宗中对于一切现象背后真实本质的追求。同时,“西峰结制不寻常,谷满仓兮僧满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隐喻了世事无常、人各有缘的道理。

从哲学意蕴上看,这首诗反映了禅宗对于生死、解脱的深刻见解。通过“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等句子,作者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情感纠葛的无奈,体现了禅宗对于人生苦短、放下执着的深刻洞察。同时,“资生贵图求富,参禅贵图求悟。求悟若学资生,个个成佛作祖”这四句,则是对禅宗修行目标的阐述,强调了通过修行达到心灵解脱的重要性。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富有哲理意味。如“眉毛罅里积山岳,鼻孔中藏师子儿”这样的描述,既有形象感,又能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偈颂百零九首 其六十七》作为宋代释原妙的代表作品,其不仅在文学形式上独树一帜,更在哲学思想上展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成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词的魅力,更能深入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