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六十九

建法幢,立宗旨。
既承师训,合听官差。
且宗旨法幢作么生建立。
行船同一命,方屯飞虎于江心。
打鼓召三军,又布长蛇于雪岭。
海宇顿清犹带甲,心王亲睹始休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六十九》是宋代释可湘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思想动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可湘,字绝岸,号雪峰崇圣寺,俗姓葛,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参无准师范禅师得旨,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初住嘉兴府流虹兴圣寺。元至元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2. 原文翻译:建法幢,立宗旨。既承师训,合听官差。且宗旨法幢作么生建立。行船同一命,方屯飞虎于江心。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生活哲学和修行理念,即通过建立法幢和宗旨来指导修行,强调修行与世俗生活的统一,同时倡导内心的平静与安定。诗中的“行船同一命”,“方屯飞虎于江心”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修行者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这种表达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关怀。
  4. 写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可湘个人的修行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中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六十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释可湘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和人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