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八十六

清明前,寒食后,处处扫松,家家插柳。
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
三皇冢上绝人游,芳草连天髑髅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可湘的《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八十六》

清明前,寒食后,处处扫松,家家插柳。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三皇冢上绝人游,芳草连天髑髅吼。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禅师释可湘的作品,全诗如下:

清明前,寒食后,处处扫松,家家插柳。
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
三皇冢上绝人游,芳草连天髑髅吼。

“清明前,寒食后”两句描述了清明节前后的情景,人们扫墓、植树,表达对祖先的纪念和尊重。接着的“处处扫松,家家插柳”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气氛,扫去墓地上的落叶,插在门前的柳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春天的到来。

“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祖先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死的淡然。他意识到虽然我们无法与祖先相见,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我们的敬仰和怀念。

“三皇冢上绝人游,芳草连天髑髅吼。”这里的“三皇冢”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和轩辕黄帝的陵墓。诗人用“绝人游”来表达这些古迹在节日中的冷清和孤独。而“芳草连天髑髅吼”,则形象地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景象,以及人们对先人的哀思。

这首《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八十六》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人对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它不仅是一首关于节日活动的诗歌,也是对生命、死亡和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