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携杖锡,归隐故山中。
鸟道云泉远,猿声烟树重。
清闲销不尽,尘累坐来空。
早晚须相觅,知居若个峰。
题颜晞仲归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颜晞仲归隐》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家于杭州。他的诗作一直湮灭不闻,直到四库馆臣哀辑得近九百首,编为《潜山集》十二卷。他的作品被赞誉为“宋元以前僧诗之工且富者”,多以山林闲适之作见长,比兴未深而即事讽谕,义存劝戒,持论率能中理。
诗歌原文及赏析:
飘然携杖锡,归隐故山中。
鸟道云泉远,猿声烟树重。
清闲销不尽,尘累坐来空。
早晚须相见,知居若个峰。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描写和意境来看,它可能是在释文珦隐居期间所作。通过这首简短的五言律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种情感在许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描绘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的场景时。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现实纷扰的逃避。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致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题颜晞仲归隐》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强的诗歌,也是对自然美景和文人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在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