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于静处着闲身,别是清虚冷澹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常于静处着闲身,别是清虚冷澹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静处》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静处》的原文如下:
常于静处着闲身,
别是清虚冷淡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
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
林壑从来有隠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
对余一一意皆真。
释文珦(1040—-112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禅宗高僧和诗人,他的诗歌多以佛理、山林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静处》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禅宗哲学中的“无我”境界和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