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辛苦戍边城,朔漠漫漫万里平。
厌听胡儿吹晓角,声声都是断肠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十年辛苦戍边城,朔漠漫漫万里平。
厌听胡儿吹晓角,声声都是断肠声。
《边思》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诗。在这首诗中,李益以潇洒风流的语调透露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寄寓着苍凉的时代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边思》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悬锦带,佩吴钩,展现出华贵和威武的外表。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与自豪。次句叙其经历,提到“走马”,即驰马,表明了诗人曾在边疆参与防秋战事的经历,这既是对个人英勇行为的描绘,也是对国家责任和民族大义的肯定。最后一句则通过“关西将家子”的身份标识,突显了诗人文武兼备、才华横溢的形象。
《边思》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历史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诗人形象和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让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