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其三

山房更近仙翁井,汲水僧归秋夜永。
石上行吟万境空,白猿叫在青松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吟 其三》是宋代诗人毛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毛珝,字元玉,一字子美,号竹坡居士,宋代文人,生于南宋时期,卒于元代初期,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毛珝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表达个人情感。
  1. 作品原文
    山中夜读书,
    山鬼来相试。
    隔窗问疑难,
    颇及尧舜事。
    予非卯金人,
    安能动星纬。
    划然一推窗,
    馀音入空翠。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山中吟 其三》通过描述夜晚在山中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的宁静与思考。诗中的“山鬼”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而“山鬼来相试”则表达了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 哲理性强:诗中的最后两句“予非卯金人,安能动星纬”,通过对比自己与自然界的规律(如卯时出生的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 语言优美: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山水、夜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句中的用词选择也十分考究,如“灵草”、“晔晔芬馥金光”、“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也提升了整体的艺术表现力。
  1. 创作背景和影响
  •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山中吟 其三》可能是诗人在山中读书时所感而作。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有机会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与之产生共鸣。诗中的“说是非”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影响:作为一首短小精悍的绝句,《山中吟 其三》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毛珝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此外,该诗的意境和哲理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审美灵感。

《山中吟 其三》不仅展示了毛珝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内心修养的文化特征。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