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
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注释:

  1. 西涧有灵草,晔晔芬金光 - 西涧中有生长着的灵草,闪烁着金光。晔晔(yè yè)意为光彩鲜明的样子。
  2. 春阴龙昼出,秋寒鹤夜翔 - 在春天的阴暗中,龙(指隐士)白天出现;秋天寒冷时,鹤在夜晚飞翔。
  3. 去人不千尺,烟气洒衣裳 - 那些隐士远离人间,距离达一千尺,他们的烟气飘散到人的衣衫上。
  4. 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 我虽然精诚地追求,但最终只能徒然伤感。
  5. 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 恐怕这种植物不是长久生长的东西,所以我不敢献给君王。

译文:

西涧里生长着发光的灵草,在春天的阴暗中,龙(指隐士)白天出现。秋天时寒冷,鹤在夜晚飞翔。那些隐士远离人间,距离达一千尺,他们的烟气飘散到人的衣衫上。我虽然精诚地追求,但最终只能徒然伤感。恐怕这种植物不是长久生长的东西,所以我不敢献给君王。

赏析:

“山中吟 其三”是唐代诗人王绩所作的诗作。全诗以咏物抒怀为主,通过描写西涧中的灵草,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西涧有灵草”,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对象——西涧中的灵草。这里用“灵草”一词来形容西涧中的植物,既突出了这些植物的特殊之处,也暗示了它们的珍贵和不凡。接着两句“晔晔芬金光,春阴龙昼出”,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植物的美丽景象。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光,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禁为之倾倒。而在春天的阴霾之中,这些植物如同龙一般矫健而灵动,展现出它们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却透露出了一丝忧伤之情:“秋寒鹤夜翔,去人不千尺。”这里的“秋寒鹤夜翔”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鹤在寒冷的夜晚飞翔,似乎是为了寻找温暖和庇护。这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隐士们的处境,他们远离世俗纷扰,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而“去人不千尺”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孤独和遥远。他们与世隔绝,无法与世俗之人建立联系,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挑战。

尽管他们有着超凡脱俗的品质和能力,但他们仍然被束缚在世俗的枷锁之中无法解脱。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所云:“身在江湖外,心随风雨飘。”他们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内心的思绪却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这种情感上的挣扎和无奈让我深感同情和理解。因此,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想要为他们献上一份心意的愿望:“精诚不能陟,望之徒感伤。”

当我将这份心意表达给世人时,却发现他们并不需要我的奉献和帮助。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这种无法满足他们需求的情感让我感到沮丧和失望。因此,我最终选择了放弃:“恐非长生物,讵敢献君王。”

这首诗通过对西涧灵草的描绘和对其背后隐者情感的挖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同时,通过对隐者的身世和遭遇的描绘,揭示了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