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山水心,独向新安去。
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
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
回首问云台,荒烟渺无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人山水心,独向新安去。
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
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
回首问云台,荒烟渺无处。
《过严滩登子陵钓台》是由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对严光(字子陵)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下面是对《过严滩登子陵钓台》的具体分析:
作者背景:释文珦,北宋时期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山水情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品内容:《过严滩登子陵钓台》通过描绘严光垂钓的景致,以及他在七里滩上的生活状态,传达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受。诗中“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表达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而“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则形象地勾勒出了钓鱼台的自然风光。
艺术风格:《过严滩登子陵钓台》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采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中的意象鲜明,如“一片石还如故”不仅描述了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变的真理。这种写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过严滩登子陵钓台》不仅是一首赞美隐居生活的美好诗篇,也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一种颂扬。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