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山水心,独向新安去。
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
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
回首问云台,荒烟渺无处。
【注释】
幽人:隐居的人,指东晋名士严光。山水心: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新安:今安徽歙县西南。一丝风:比喻微薄的名利。云台:指东汉严子陵垂钓之处,在安徽歙县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期间所作。首句“幽人山水心”,说明作者隐于山林之中,以山水为伴,心境闲适恬淡。次句“独向新安去”表明诗人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只身前往浙江新安郡(今属安徽)的严光故里。严光是东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受光武帝召见,但坚决不受官职,归隐于富春江边的严子陵钓台。严子陵垂钓处,有古松翠竹环绕,风景优美,因此成为名胜古迹。诗人向往的是像严子陵那样不追求世俗功名而能与世无争的生活。第三句“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表达了诗人对严光的崇敬之情。他认为严光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高不仕的节操,是因为他有超脱世俗名利的精神境界。第四句“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描写了严光钓台周围的环境。严光钓台位于富春江边,江流湍急,岸上有七里长的沙滩。第五句“回首问云台,荒烟渺无处”则是诗人站在严光钓台之巅眺望远方时的情景。他不禁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严光当年在此垂钓,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而四周却是茫茫无边的烟雾,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奈。最后一句“荒烟渺无处”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无限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他深感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