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来自昆崙西,滔天沃日无津涯,擢夫渔子不敢窥。
公欲径渡公诚痴,痴公溺死如何为。
竟委骨肉于蛟螭,徒使万古箜篌悲。

注释:

  1. 河源来自昆仑西,滔天沃日无津涯,擢夫渔子不敢窥。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水势汹涌浩渺,无边无际,连那些捕鱼的人也都不敢去窥视。
  2. 公欲径渡公诚痴,痴公溺死如何为。您想直接渡过黄河,真是愚蠢啊!如果因为您而让痴公溺水身亡,那可如何是好呢?
  3. 竟委骨肉于蛟螭,徒使万古箜篌悲。最后把亲人们的尸体都投入了蛟龙和巨龟的口中,只留下万古流传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河源来自昆仑西,滔天沃日无津涯”描述了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以西,河水浩渺如海,无边无际,连捕鱼的人都不敢去窥视。这里的“昆仑”指的是中国西北部的昆仑山脉,是黄河的发源地之一。“滔天沃日无津涯”则进一步强调了黄河水的浩瀚和无边无际,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擢夫渔子不敢窥”则描绘了黄河岸边的人们,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敢靠近。这里的“擢夫渔子”指的是黄河沿岸的人们,他们生活在那里,靠捕鱼为生。“不忍窥”则表达了他们对黄河的恐惧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公欲径渡公诚痴,痴公溺死如何为”则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反思。诗人自问,为何要冒险直接渡过黄河?这样做是否明智?如果因为自己而让朋友溺水身亡,那将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情啊。这里的“径渡”指的是直接跳入黄河的行为,而“痴公”则是指那位朋友,即卫八处士。诗人通过这个反问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否定以及对卫八处士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联“竟委骨肉于蛟螭,徒使万古箜篌悲”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投入了蛟龙和巨龟的口中,只留下了无尽的悲伤。这里的“羌”字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投、抛。“箜篌悲”则是指箜篌(一种古代乐器)发出的哀鸣声,这里用来比喻人们的悲伤心情。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他对卫八处士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述、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