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屋树与云齐,夜夜有乌来上栖。
明月照树栖乌啼,愁杀窗中战士妻。
官家遣夫戍辽西,三年不归守空闺。
乌啼不止妇增泣,泪痕如雨衣裳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然后逐句解读,把握诗意,最后借助注释等答题。

“乌夜啼”是《乐府诗集》中收录的一首汉代歌曲名。此曲描写了思妇悲怨凄楚的心情:她丈夫远戍辽西,自己守着空闺,每逢月明之夜,便有乌鹊飞来停栖于她的屋树,发出凄切的鸣叫;每当这时,她便愁得泪如雨下。

东家:这里指某家的房屋。屋树:即屋上的树木。与云齐:意言树木直入云端。乌:乌鸦。上栖:停在树上栖息。明月照树:月光照耀在树上,照在树上栖息的鸟。乌啼:乌鸦啼叫。

窗中战士:指远戍辽西的士兵。妻子:指思妇。战士:指丈夫。不归:不回家。守空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三年:指三年时间。辽西:今辽宁辽阳一带,当时为边地。不归:不归来。守空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思念着远在边疆的丈夫。

乌啼不止:乌鸦啼叫的声音没有停止。妇增泣:妇女因思念而增加哭泣。

译文:

东家房屋上的树枝与云连在一起,夜里总有乌鸦停在树上啼叫。月亮照亮了房屋上的树木,乌鸦在树上啼叫,让思妇感到十分悲伤。

官家派丈夫去戍守辽西,三年没有回来,家中空无一人。乌鸦不停地啼叫,思妇因此而流泪不止,泪水湿透了衣裳。

赏析:

此诗写一位思妇对征夫的深情怀念,表现了作者对征夫的同情。全诗通过写乌鹊、明月、战士、征人、思妇等意象,抒发了主人公对征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优美,情感深切,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