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敦复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周密的《莺啼序·春愁》,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 莺啼序 谁奈少年意味,教重重掩户。 翠帘卷、一片残英,又惜花事春暮。 绿阴渐、稀疏结子,天涯几处余芳树。 更河桥杨柳,缠绵但成飞絮。 因念楼高,绣幕并坐,惹浓熏似雾。 玉笙罢、低拥鸾衾,夜深微语欢素。 倚兰烟、轻圆碧梦,拭鸳锦、偷拈红缕。 甚多情
荡湖烟、红窗六柱,满湖都是花气。 芳魂一缕随风引,值得此中销未。 情早系。 爱生小、吴娘秪抱鸳鸯睡。 珠帘近底。 有眉语些些,鞋尖叠叠,幽怨凤箫寄。 山塘路,十载青衫蕉萃。 画船听雨曾记。 寻前便解相思苦,不待管弦终矣。 临别意。 怕黛点、飞霜夜夜吹鹃泪。 蘋波又起。 似重见春人,回身碧玉。 依约好年纪。 注释 1. 荡湖烟:形容湖上的烟雾弥漫的景象。 2. 红窗六柱:指红色的窗户和六根柱子。
【注释】 拂簪裾、草堂归隐,一畦新辟蔬圃。 英雄种菜寻常事,只合闭门风雨。 君记取。 听雁叫、秋空此色苍生误。 楚天日暮。 但抱瓮人来,忘机息影,相约伴鸥鹭。 石城里,多少寓公小住。 高斋聊共容与。 春云满地浮浮绿,绿上小楼月午。 君更募。 要一角青山,三百梅花补。 扁舟我去。 祝供养烟霞,招呼猿鹤,他日待携俎。 【赏析】 《摸鱼儿·赋新居》是元代词人张野改作的一首词。词的上半部分写隐居生活
【诗句释义】 清明时节,我经过画桥,看到人已经散尽。天涯海角,知道春天即将结束。 一半的花朵因为东风而凋谢,又被无情的细雨淋湿。 愁绪几许,只有垂柳还在劝慰黄莺停下啼鸣。 我询问海棠是否怨恨,它有没有怜惜我离别后的孤独? 数日不见,泪水已将双眼淹没。 芳菲之季,又重忆起秋千荡去的地方。 高楼依旧,但人却把人误了。 鸳鸯在水中倒映出美丽的影子,却换来一片凄凉和鸥鹭的哀鸣。 更令人痛苦
【诗句解释】 1. 买陂塘、旋栽杨柳,柳边长聚鸥鹭:在池塘旁边买了地,立刻栽种了杨柳树,周围聚集了许多鸥鹭。 2. 君小住。爱居士、头衔自把清凉署:你稍微停留一下。喜欢这位居士,自己给自己戴上“清凉署”的官衔。 3. 浮生未误。看风月情怀,烟霞痴痴,高卧此林坞:人生没有虚度,看风月(即风景)的情怀,痴迷于山水之间的景色,在这里悠闲地过着隐居生活。 4. 人间世,第宅王侯几许:人世间
【诗句】 1. 摸鱼儿五首 其五:盼秦淮、满湖烟水,夕痕飞上帘幌。 2. 莫愁生小湖边住,风月南朝谁访。 3. 开蕊榜。 4. 算第一、名花第一名流赏。 5. 斜阳画舫。 6. 有翠栌双枝,红窗六柱,日日打兰桨。 7. 髯翁老,铁板铜琶豪唱。 8. 刚肠为汝柔荡。 9. 青山红粉销魂窟,白发尊前无恙。 10. 卿莫忘。 11. 道有个、狂奴脉脉生霞想。 12. 脂奁未傍。 13. 便对影闻声
长亭怨四首 其一 看门外、绿阴浓遍, 冷雨幽苔,小庭孤院。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 天远。 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注释: 1. 长亭怨:一种诗歌体裁,多描写离别的哀愁之情。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2. 看门外:观察门外的景象。 3
望江南四首 其三 最忆玉儿家。娇不成歌珠一串,羞难入抱髻双丫。帘底去呼茶。 注释解释: - 诗句解析:此句描绘的是家中女子的美丽和娇羞,她的声音如同珍珠一般悦耳,但害羞地难以接近,只能在帘幕后呼唤喝茶。 - 情感表达:通过“娇不成歌”与“羞难入抱”,诗人表达了对女子美丽而害羞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近身的遗憾或无奈。 - 文化背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写常见于诗词歌赋中
望江南四首其一的诗句如下: ``` 如皋忆,最忆小门中。 丝雨细揩莺背绿,画栏低晒蝶衣红。 人语隔墙东。 ```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 在如皋的记忆中,我特别怀念的是小门中的景色。 细雨轻轻拂过鸟儿的背部,让它们身上的羽毛更加翠绿; 低矮的栏杆下晒着蝴蝶的衣衫,颜色鲜艳如红。 隔着一堵墙,传来了人声。 ``` 我们来赏析一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译文】 又吹尽了西风,花枝摇曳。 悄悄地倚在高楼栏杆上,怕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 水面上飘散的萍花,隔着江面,烟雾渺茫,让人思念不已。 马嘶声中,我病卧驿站,听着四面传来的号角声,心头涌出一股愁情。 我的鬓发已经斑白,怎么禁得住这样的飘零呢? 时间飞逝,转眼间望见高楼不见,只见夕阳斜照归途。 悲鸣的秋蝉落叶纷纷,不知该向谁诉说我那憔悴的人。 怨恨玉笛声,它瘦损了娥眉,定然不如从前的眉黛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