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 1.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 “正云外”指的是云层之外的天空,“层阴乍霁”表示天空中的乌云刚刚散去,天边开始放晴。“又引天际”,意味着这种变化又带来了新的愁绪和哀怨。“送春余恨”则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心中还留有未尽的遗憾。 2.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 “半老江湖”
诗句释义: 1. 天津——地名,今天津市。 2. 大沽烟水——指天津附近的水域。 3. 杨柳青青,落花风里——描述春天的景象,杨柳新绿,花儿飘落,微风吹过。 4. 隐隐潮来,小帆如叶、树如荠——形容海上的景色,小帆如同树叶,树木倒映在海面上,如同荠菜一般。 5. 三五——表示夜晚,三五夜意即夜晚。酒帘三五,嗟逆旅、无情思,意思是在五更天的酒楼里,感叹客居他乡的无奈和孤独。 6. 结客少年场
长亭怨·秋风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 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 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 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 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译文: 刚刚,天空中的乐声徐徐响起,大雁开始南飞,而暮云在天空中翻滚成鱼鳞状。水面上,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已随风飘散,但水仙花的花瓣却很单薄
【注释】: 长亭怨: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又点:指词牌名。白石:周邦彦,字美成。草窗:即吴文英,号梦窗。碧山:王沂孙,号碧山,此词作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9-1216)。玉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此词作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又点:指词牌名。今又点:指姜夔的《暗香》。谩妆、清秋、减带、惊腰、约肌馀素、似水阑干、嫩凉扶梦:皆用上去声韵。减带:减损衣带上的装饰。惊腰
长亭怨 送徐眉伯还西泠,倚玉田词韵同桐初、京少、蕺山次山赋。 有墙外,紫丁香树。 簸影钩帘,牵留数数。 可记年时凤城灯市夜游否? 黄金台古,招手唤、燕昭共语。 霎地秋来,便去也匆匆如许。 虽去。 暂盟鸥狎鹭,奈肝胆、酒边还露。 烹羔酌苦,归及见江潮堆絮。 看万阵犀弩张时,正百丈银涛喧处。 意气尽昂藏,肯只鸣榔渔浦。 注释:有墙外的丁香树。在门上轻轻摇动,仿佛是拉人进去的样子
长亭怨四首 其一 看门外、绿阴浓遍, 冷雨幽苔,小庭孤院。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 天远。 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注释: 1. 长亭怨:一种诗歌体裁,多描写离别的哀愁之情。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2. 看门外:观察门外的景象。 3
【译文】 又吹尽了西风,花枝摇曳。 悄悄地倚在高楼栏杆上,怕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 水面上飘散的萍花,隔着江面,烟雾渺茫,让人思念不已。 马嘶声中,我病卧驿站,听着四面传来的号角声,心头涌出一股愁情。 我的鬓发已经斑白,怎么禁得住这样的飘零呢? 时间飞逝,转眼间望见高楼不见,只见夕阳斜照归途。 悲鸣的秋蝉落叶纷纷,不知该向谁诉说我那憔悴的人。 怨恨玉笛声,它瘦损了娥眉,定然不如从前的眉黛翠绿。
【注释】 看:观看。最销魂:最令人销魂。 二分荒土:一半是荒凉的土地。 壤色:指土质颜色。 罗裙:古代妇女所穿的裙子,这里指代女子的衣裙。 峭风吹送北邙雨:山间风势强劲,吹落了飘洒的北邙之雨。 画衫扶醉:穿着画衣,扶着醉意。 瘦影冷蘼芜:形容人瘦弱憔悴,像蘼芜一样冷清。 恨减尽、好山眉妩:怨恨已经消散殆尽,美丽的眉毛却依然妩媚动人。 愁绪:忧愁的情绪。 剩红心脉脉:剩下来的红润的心脉脉地流动着。
【解析】 本题考核名篇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本题要求对“长亭怨四首”其一逐句解释并赏析。注意理解诗意,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手法及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1) 尽销黯:心中无限惆怅。西风:秋风。梧院:即梧桐树。 (2) 别绪如丝:离别之情如同细丝一样纷繁。乱愁成片:杂乱的忧愁像一片一样纷乱。 (3) 锦瑟尘侵:锦瑟被尘土污染了。瘦铜花:铜花因受潮而变瘦。照冷秋幔
长亭怨 雁来红 注释: 长亭,古时离别之地。雁来红,指代春天来临。 赏析: “长亭怨”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雁来红”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感慨与思考。 第二句:是谁唱、红衣凄调 注释: 红衣,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或某种红色的物体。凄调,悲凉的曲调。 赏析: 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女子在长亭中唱着凄美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