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吹尽、西风璱璱。
悄倚危阑,怕临流水。
散了萍花,隔江烟霭渺离思。
马嘶病驿,听四面、角声起。
鬓已不成丝,怎禁得、飘零如此。
弹指。
望高楼不见,只见暮雅归矣。
哀蝉落叶,问谁慰、那人憔悴。
怨玉笛、瘦减蛾颦,定不似、旧时眉翠。
记絮冷关河,万点齐销鹃泪。

【译文】

又吹尽了西风,花枝摇曳。

悄悄地倚在高楼栏杆上,怕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

水面上飘散的萍花,隔着江面,烟雾渺茫,让人思念不已。

马嘶声中,我病卧驿站,听着四面传来的号角声,心头涌出一股愁情。

我的鬓发已经斑白,怎么禁得住这样的飘零呢?

时间飞逝,转眼间望见高楼不见,只见夕阳斜照归途。

悲鸣的秋蝉落叶纷纷,不知该向谁诉说我那憔悴的人。

怨恨玉笛声,它瘦损了娥眉,定然不如从前的眉黛翠绿。

记得当年在冷清关河之地,万点柳絮齐飞,都像杜鹃的眼泪一样。

【注释】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为行人送别之所。

璱璱:花木摇动的声音。

危阑:高楼上的栏杆。

病驿:病中的驿站。

四壁:四方的墙壁。

暮雅:傍晚时的景致。

哀蝉:悲鸣的蝉。

瘦减:形容人消瘦。

蛾颦:蛾眉,即美人的眉。

记絮:指柳絮。

万点齐销:千万个柳絮齐飞。

鹃(juān)泪:传说中一种白色的杜鹃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因丈夫远行而感到孤寂凄凉的心情。全词以“怨”为线索,从环境描写、心理刻画到抒情寄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把一位少妇的孤独凄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情真挚动人。

上片首句写主人公对丈夫离去感到空虚寂寞,“又吹尽”三字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环境的萧瑟,衬托出主人公的心境。下句“悄倚危栏,怕临流水”,写主人公倚栏而立,怕触景伤情。“散了萍花”,“隔江烟霭”,都是借景生情,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愁恨。

下片首句写主人公听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引起她的愁思。“鬓已不成丝”,是主人公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怎禁得”、“飘零”二字,表达了她无法忍受这种飘零的痛苦。接着,用“弹指”两字,暗示主人公时光荏苒,转瞬之间,又到了黄昏。“望高楼不见”,表现了主人公盼望丈夫归来的迫切心情;“只见暮雅归矣”,则表现了主人公失望的情绪。结尾两句,用哀蝉落叶和问讯之人来衬托主人公的憔悴和孤寂。“怨玉笛”,是怨夫不在身旁的相思之怨。“瘦减”,“定不似”三句,是说妻子的蛾眉不再那样浓翠,与往日相比,更显得苍白憔悴。“旧时眉翠”是说以前的眉色是那样的翠绿,如今却如此憔悴。这几句词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哀怨之情。“记絮冷关河”一句,是说当年曾经在冷清关河之地,看到过千万个柳絮齐飞的景象,如今却成了自己心中的泪水。“万点齐销鹃泪”则是说如今关河冷清,连带着也失去了当初关河上空的千点落红般的柳絮,只剩下啼哭一样的杜鹃在哀鸣了。这里,通过写关河的落寞,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此篇词语言浅近平白,但意境深远,含蓄委婉,婉曲有味,耐人寻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