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

  1.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
  • “正云外”指的是云层之外的天空,“层阴乍霁”表示天空中的乌云刚刚散去,天边开始放晴。“又引天际”,意味着这种变化又带来了新的愁绪和哀怨。“送春余恨”则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心中还留有未尽的遗憾。
  1. 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
  • “半老江湖”,描绘了一个人已经到了中老年,仍在江湖中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怨晴愁雨”则表达了他对天气的变化感到不满和忧虑。“没期准”可能是指命运的不确定性或是人生的无常。
  1. 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
  • “沙头风色”指的是江边的风景,“催离信”则是指风催促着人们离开的消息。这可能暗示了离别的到来或某种紧迫的分离。
  1. 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 “五渚”指的是长江中五个重要的渡口,“任兴亡”表示这些地方的命运由自然力量决定,不受人为控制。“忘不了”强调了对这些地方的记忆和情感。
  1.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
  • “春晚”指的是春天的傍晚或早晨,“流水去”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消逝。“谁管佳人远近”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人的感情或关怀,即使他们的距离遥远,也不会被忽视。
  1. 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
  • “征帆”指的是远行的船只,“笋”在这里可能是形容其迅速前进的样子。“指吴蜀”指的是指向遥远的吴国和蜀国,“浪高涛愤”则形容波浪汹涌,波涛愤怒。
  1. 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
  • “渺渺”形容水波广阔,“烟波”描绘了水面上弥漫的雾气。“楚宫外、柳绵吹尽”可能是指楚地的宫殿之外,柳树的絮已经飘落殆尽。这里的楚地可能代指古代楚国的地域,而柳絮飘落则可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1. 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 “便跨海楼船”形容船只巨大如海,能够跨越大海。“不抵鸱夷俘稳”则表达了即使拥有如此强大的装备,也难以战胜敌人,比喻即使努力也无法挽回局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长亭怨”、“沙市晴望”等词句,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物心情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