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何处、最销魂地。
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
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只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注释】
看:观看。最销魂:最令人销魂。
二分荒土:一半是荒凉的土地。
壤色:指土质颜色。
罗裙:古代妇女所穿的裙子,这里指代女子的衣裙。
峭风吹送北邙雨:山间风势强劲,吹落了飘洒的北邙之雨。
画衫扶醉:穿着画衣,扶着醉意。
瘦影冷蘼芜:形容人瘦弱憔悴,像蘼芜一样冷清。
恨减尽、好山眉妩:怨恨已经消散殆尽,美丽的眉毛却依然妩媚动人。
愁绪:忧愁的情绪。
剩红心脉脉:剩下来的红润的心脉脉地流动着。
目断送君南浦: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去,在南浦送别。
高楼望远:登上高楼远眺。
奈:无可奈何;无奈。
只今日、蕉萃青袍:只有今日,将翠绿的官服都穿在身上(比喻为朝廷效力)。
天涯芳杜:天边的芬芳杜若。
把怨瑟重弹:重新弹奏那怨思的瑟声。
中:指瑟声中的情调或意境。
离骚:屈原作的《楚辞》名篇,后以“悲愤”或“哀怨”的诗为“离骚”。
廿五:指《离骚》。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情人的诗。诗人用沉痛的感情抒发离别之情,表现自己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和不忍分离的痛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首联“看何处?最销魂地。”意思是问什么地方最能令人销魂?诗人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对离别时刻的留恋与不舍。
颔联“一片斜阳,二分荒土。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意思是一片斜阳照射下的荒芜土地,随风送来的是北邙山上的细雨。这里用“片”、“分”来形容夕阳西下时景色的变化,用“荒土”来形容环境的荒凉,用“罗裙”比喻女子的衣裙,用“峭风”形容风势强劲,用“北邙雨”表示北邙山上的细雨。整首诗以描写自然环境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景象,为后面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
颈联“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意思是穿着画衫扶着酒兴,能陪伴多久?诗人询问自己陪伴爱人的时间是否长久,表达了对自己陪伴时间短暂的感慨。
尾联“瘦影冷萋芜,恨减尽,好山眉妩。”意思是瘦弱的身影在寒草中显得更加凄美,怨恨已逐渐消散,美丽的眉毛仍然妩媚动人。这里的诗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一方面是对爱人的眷恋与不舍,另一方面则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两句“愁绪。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意思是剩下的愁绪就像红色的心脉在跳动,眼望着你离去在南浦送别。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爱人离别时刻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伤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