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生庭芜,明月照栖乌。
栖乌啼不已,闺人中夜起。
起视西北方,翩翩雁南翔。
幽燕戍未返,云胡不悽伤。

乌栖曲

白露生庭芜,明月照栖乌。

栖乌啼不已,闺人中夜起。

起视西北方,翩翩雁南翔。

幽燕戍未返,云胡不悽伤。

注释:

  • 乌栖曲: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常以描写鸟、月等自然景象为题材。
  • 白露生庭芜(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天气转凉,植物开始凋零。
  • 明月照栖乌(明月照):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栖息的乌鸦。
  • 栖乌啼不已(栖乌):乌鸦停留在树上发出叫声。
  • 闺人中夜起(闺人):指女子,闺房中的女人们。中夜起,半夜起来。
  • 起视西北方(起视):起身观看。
  • 翩翩雁南翔(翩翩):形容飞翔的样子轻快而优美。
  • 幽燕戍未返(幽燕戍):指驻守在幽燕(今北京附近一带)的边疆军队。未返,没有回来。
  • 云胡不悽伤(云胡):何,哪里;胡,古同“乎”。凄伤,悲伤。

译文:
清晨,屋外的露水沾湿了庭院中生长的野草,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栖息的乌鸦身上。乌鸦不停地啼叫,闺房中的女人们从深夜醒来。她们站起身来,目光投向了夜空中的西方和北方,只见成群的大雁正向南飞去。驻守在幽燕边境的军队还没有回来,这怎能不让她们感到悲伤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夜晚的景象。诗中提到的白露和明月,都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常常用来表现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描述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色,以及月光下的乌鸦啼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诗中的女子半夜被惊醒,起身望向天空,这一细节描绘出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远方戍边士兵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事带来的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