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植
【注释】 客晓:客中的晓。 欹枕(yǐ zhěn倚枕):斜靠着枕头。 荒郊:荒芜的郊外。 鸟乱啼:鸟儿在乱啼。 渐闻人语板桥西:渐渐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声音来自板桥的西边。 愁边:忧愁的地方。 还家路易迷:回家的路容易迷失。 两岸:指江流两侧。 茭(jiāo)芦(l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雁:指候鸟。 霜月:霜白的月光。 村鸡:乡村的公鸡。 吴侬:苏州人,指江南人。 肠先断:心里先断了。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高城遥对暮云平” - 解释:高耸的城池远远地对着暮色中的云层,形成一幅宁静而遥远的画面。 - 关键词及注释:高城 - 指高大的城墙;遥对 - 与对面的景象形成对比;暮云 - 傍晚时分的云彩;平 - 平静、宁静。 2. “独客登临感慨生” - 释义:独自一个客人登上高处,心中充满了感慨。 - 关键词及注释:独客 - 独自一人;登临 - 登上高处;感慨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联是诗人在送别顾亭林先生时写的,后两联是诗人赠给顾亭林先生的劝勉之辞,勉励顾亭林先生在异乡要勤奋学习,不要荒废学业。“且注虫鱼潜砚北”,意思是说顾亭林先生在读书时,可以专心地做研究;“任教车马过墙东”,意思是说顾亭林先生不必过于担心路途遥远
勋名尽室少齐肩,翻为椒房受祸偏。 万乘不能求一女,当年最有日磾贤。 此诗出自清代郁植的《读史偶感二首·其二》,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霍氏与日磾的事迹,表达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思考。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勋名尽室少齐肩:功勋和名声传遍整个家庭,但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同样的高度。 - 翻为椒房受祸偏:由于家族中有人犯了错误,家族遭受了不幸。 -
以下是对《悲歌六章 其五》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及翻译 1. 流沙北去弱水东 - 注释:流沙,沙漠。弱水,又称弱水流,传说中流过不老山的一条河。 - 译文:流沙从北方开始,沿着弱水的东岸流淌。 - 赏析:这里描绘了沙漠与河流相交汇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2. 琅玕作树珠为宫 - 注释:琅玕,一种美玉。 - 译文:用琅玕作成的树木,树上结满了珍珠般的宫殿。 - 赏析
诗句:兵压邯郸气欲吞,时危公子下监门。 译文: 战争的压力像洪水一样席卷了邯郸城,形势危急之下,公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门去守卫国都。满堂的宾客都是穿着华丽的鞋履,只有朱亥从未接受过他们的恩惠。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人性冷漠的深切感慨。首句“兵压邯郸气欲吞”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沉重压力和紧张局势,暗示了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以下是对这首诗《韩侯约台》的逐句解读: 1. 第一句释义:“王孙昔钓长淮流,钓竿一掷重瞳愁。” - 王孙:指代过去的王公贵族。 - 钓长淮流:在长淮河进行垂钓。 - 钓竿一掷:表示投掷鱼竿的动作。 - 重瞳:指汉代皇帝刘邦的双眉间有七颗黑痣,象征其重权和威严。 - 愁:表达忧愁或哀愁的情感。 - 注释:描述了过去高贵的王孙在长淮河边垂钓的场景,但因某种原因(可能是命运多舛、政治斗争或其他)
【注释】 观灯行:即《观灯行》,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风俗和人情的作品。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半月雨不歇:半个月来没有停过雨,说明天气不好。 连巷春泥马蹄没:整个街道都被新近融化的春雪覆盖着。 差池:差错,失误。 金尊玉管:形容酒器精美。 娄东刺史:指苏州的刺史。 趁新晴:趁着晴朗的天气。 珠箔:珍珠做的帘子。 珠箔舞残初见月:珍珠帘子被风吹散了,刚刚看到月亮。 红窗歌转乍闻莺
悲歌六章其一 男儿三十尚贫贱,土室低头事笔砚。 落魄恐遭厮养辱,苦吟畏被妻孥见。 冬日不炉夏不扇,坐穿一榻破万卷。 西行发策献至尊,致身不受将军荐。 由来绛灌谗贾生,胡用若曹弄柔翰。 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注释与赏析: 1. 男儿三十尚贫贱,土室低头事笔砚。 - 注释:形容男子到了三十岁仍然贫穷,在简陋的住所里低头专心地写作和研究。 - 赏析
【注释】 悲歌六章:指杜甫《古田乐章》的六篇诗。 种襄(xiang):种植。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 伏龙雏凤:比喻杰出的人才。伏龙,传说中夏禹治水的一条龙;凤,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这里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 桃源仙: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误入桃花源,发现那里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 桑麻鸡犬:形容农村生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商羊:传说中的一种神怪动物,古人认为它是天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