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骐
【注释】 挽笮:拉船用的绳索。 溪曲:指小河弯曲之处。 䆗窱(huàng):草木丛生之地。 水木:树木。 羲皇世:指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时代。 【译文】 拉船的绳索在溪流的弯曲处,船儿逆着波浪行驶得很慢。 园中的亭台掩映于草木之中,林木郁郁葱葱,花草繁盛。 坐入羲皇时代的世界,人们增添了岩壑般的风采。 形神自相远离,彼此相对无言,不知对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从自己游康园的情景入手
注释: 湘舞弟归自汝宁:湘州(今湖南)歌舞的兄弟从汝南(今河南汝县)回来。 怜尔风尘色,言归自汝南:可怜你身上沾染了风尘,说你是回到汝南。 依人昔未惯,长路近方谙:习惯了别人的生活,但长途漫漫的旅程让我感到陌生和迷茫。 白鹤三山旷,鹪鹩一粒贪:白鹤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而鹪鹩却贪图一粒米。 早知缣素贵,从此事春蚕:早知道白色的丝绢非常珍贵,所以我要学习制作丝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寄计子山 望尔归吴下,仍闻到洛阳。 多才应自惜,信美岂吾乡。 北望云千叠,南来雁数行。 客衣殊可念,昨夜有微霜。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寄计子山"为题,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 "望尔归吴下",诗人遥望计子山,期盼着朋友能够回归故乡。"仍闻到洛阳"则进一步说明,虽然已经离开故乡,但仍然能闻到故乡的味道。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注释】 王玠右:指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 梦寐三年别:意谓自从分别后就再也没有梦见过他,故称“梦寐”。 飞扬尽日欢:指与朋友纵马疾驰,畅饮终日的快乐。 共惊杯易尽,翻恨烛将残:指欢乐时容易忘却时光的流逝,但欢乐过后又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令人遗憾。 湖海心犹壮,乾坤事不难:意指胸怀大志,志在四方,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隆中应少暇,棋局暂盘桓:意指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期间,闲暇无事,常与好友下棋消遣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描写了高柳千株,黄鹂鸣叫。颔联写黄鹂,描写了黄鹂的声色之美,其声音深沉。颈联写黄鹂的情态,写其互相呼唤。尾联写少妇,表现了她的孤独、寂寞。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答案】 译文:高耸入云的绿杨树上有上千枝,黄莺的啼叫声又胜过游子归来时。深密浓荫中看不见它的身影,只有那婉转的啼鸣互相呼应。清晨的鸟语传到了耳旁,春风轻轻吹拂着画楼。画楼中有位少妇
【注释】: 荏苒:缓慢、缓慢地。 南园:这里指作者的住宅附近园林。 解箨:竹子脱壳,竹笋出土。 碧鲜:青翠鲜艳。 香粉:香气浓郁。 栖凤:比喻有才能的人。 龙:这里比喻有作为的贤人。 晚凉:晚风清凉。 三径:泛指庭院小路。 影参差:月光照射下的影子参差不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新篁”为主,通过对新篁的形象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新进人才的期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希望。 首句点出时间,写初夏时节
【注释】 子山:作者自称。带三先生:指戴逵、周颙和许询三人。《世说新语·赏誉》:“戴公(按:戴逵)有爽朗之姿,丘仲孚(按:周颙)有俊发之令,谢幼舆(按:谢灵运)有雍容之资,桓玄(按:桓温)有高情之望。”赋:此作《赋》的泛称。 【译文】 秋天的湖水深碧,鲈鱼的颜色本自相同。 江湖广阔,自己感到自在适意,水草浮萍密布,鱼儿可以畅游无阻。 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像轻飘飘的白色纱巾,莲花落下晚霞,红彤彤一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云拥颓城气,风高裂帛声 - 关键词解析:“云拥”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环绕着破败之城的景象;“颓城气”指的是这座被遗弃的城市所弥漫的衰败氛围。 - 含义:表达了诗人对城市荒凉景象的感叹与哀愁。 - 译文:乌云笼罩着破旧的城市,风势强劲到足以撕裂衣衫。 - 赏析:通过天气现象和环境氛围的结合,增强了诗句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2. 深愁衣袂薄,犹幸雨丝轻 - 关键词解析
【注释】:1.艾:一种草,也叫蒿。2.申旦:黎明。3.幽情:深沉的情感。4.祇:只、仅。5.延伫:久立。6.连: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雨后山行时所作。诗的首联写雨后初晴,夜幕已去,月亮露出云隙,微露月色,竹林中泉水潺潺,发出潺潺声。颔联写清晨的景象,鸟语喧哗,晨光映动,霞光散尽,水波纹连。颈联写诗人独自在山中行走,思绪飞扬,心情惆怅。尾联写诗人独坐山中,感慨良多
诗句:武媪垆头酒未阑,醉中斜戴竹皮冠。 译文:在武媪的垆头,酒还没有喝完,他就醉醺醺地斜戴着竹皮帽子。 注释:武媪,古代对女性的尊称,此处指一位女性酿酒者。垆头,古代酒馆的台子。酒未阑,酒还未喝完。竹皮冠,用竹子做的帽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醉酒后的神态和动作,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饮酒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酒的喜爱。诗中的“武媪垆头酒未阑,醉中斜戴竹皮冠。”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