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浦行即景的诗。诗人在浦行中,看到海连天、水茫茫的景象,感受到归乡的心情,同时也感叹身世如同飞蓬一般漂泊无常。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申浦东连海,弥漫望不穷。 申州东临大海,海天一色,无边无际。 2. 归心视春水,身世一飞蓬。 归乡的心情如同春天的水一样,人生如浮萍般飘零不定。 3. 渔艇轻穿雨,蒲帆侧受风。 渔船轻轻划过雨中的海面,船帆被风吹得倾斜。 4. 凫鹥不相避
“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的诗句是明朝末年的诗人吴骐所作的《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此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永和癸丑兰亭后,江左风华叹式微。 草泽行吟心不展,英雄沉醉计终非。 坐看日昃人空老,不觉春深花自飞。 红炬将残共分手,非关别恨独沾衣。 2. 译文注释: - 永和癸丑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僻性恒耽酒,居贫黯自伤。 - “僻性”意为性格偏于饮酒,“恒耽”是常做的意思,“居贫”指的是经济条件不好,“黯自伤”表示因贫困而感到悲伤。 2. 数旬无一醉,两鬓竟繁霜。 - “数旬”指一段时间,“无一醉”表示长时间没有喝醉过,“两鬓竟繁霜”意味着两鬓已经白发如霜。 3. 得此真知己,陶然即上皇。 - “得此真知己”表示找到了真正理解并欣赏自己的朋友
苦雨 其一 注释: ⑴殊无赖:极其恶劣。⑵淹旬:连着十多天。⑶敝衣缝絮绽:破旧的衣服缝的布被破了一个洞。⑷漏壁:漏雨水。⑸泥漫:泥溅到墙壁上。⑹百草无新色:没有新生的草,表示春天已经过去。⑺连山失旧观:连座大山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⑻何须:哪里用得着?⑼始觉路途难:才开始觉得走的路很难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苦雨中行走的艰难感受。全诗以“苦”字为中心词,描绘了诗人一路的所见所感
【注释】 石罅:岩石的缝隙。溟涬(míng hú):水波。微茫:形容水波闪烁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烟波渺渺。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之时。诗人以极其凝炼、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雨天湖边景色图,并寄寓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石罅泉俱发”,写山石缝隙里泉水涌流出来的景象。次句“湖田岸不通”,写湖水涨满,湖田岸边的堤坝被淹没。第三句“侵堤初作浪”
碧海波平月满轮,笙歌千骑踏香尘。 十重锦帐时时夜,五色鲛绡树树春。 嘉果合欢驰骑急,长蛾宫样晓妆新。 芙蓉一万开南苑,谁是当年第一人。 接下来将深入分析这首诗的每一句,并给出详尽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碧海波平月满轮,笙歌千骑踏香尘。 “碧海波平”描绘了一幅辽阔海面宁静而美丽的景象;“月满轮”则暗示着夜晚的静谧和圆满。“笙歌千骑”展现了盛大的场景
碧琐花光绕镜台,画梁双燕正飞回。 【注释】碧琐:翠绿的丝带。画梁:彩绘的屋梁。双燕:指燕子。 东方千骑踟蹰立,云际高楼缥缈开。 【注释】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云际:云端之上。 大路揽袪私未敢,春风吹梦或容来。 【注释】揽袪:抓住衣襟。春梦:春天的梦境。 自怜夙有专城婿,辜负君家作赋才。 【注释】专城婿:专一地守着一方城池的丈夫。君家:这里指对方家。 这首诗是一首仿义山体的诗
得王玠石书言及豆苗为虫所食 美人离别动经年,灯下欣看尺素传。 落落晨星伤聚散,盈盈天汉阻缠绵。 凤凰久失丹山树,螟螣休侵彭泽田。 念我饥驱长作客,穷愁相对一潸然。 注释: 得王玠石书言及豆苗为虫所食:收到朋友王玠的书信,信中说到他的豆苗被虫子吃了。 译文: 自从和爱人分开已经有一年多的时光了,今天看到你寄给我的信,才知道你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我。 落落晨星伤聚散,盈盈天汉阻缠绵
【注释】 清晓:早晨。繁花:盛开的花朵。更动人:更加引人注目。嵰山:指浙江天台山,相传山上有一座玉女峰,峰顶有玉女祠。红雪飞初定:指春天来临时,山间积雪融化,如雪花般飞舞飘落。泉客:指住在山泉旁的客人。鲛绡:一种丝织品,这里指用泉水染成的绸绢,也比喻美女的肌肤。 【译文】 清晨花开更加动人,晨光照射下,露珠晶莹闪烁。 天台上山间积雪融化,像雪花一样飞舞飘落。 头发花白的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到
【注释】 1. 蚤岁:早年,年轻时。 2. 遨游:漫游。 3. 那知:何曾想到。 4. 玉颜:指美女的容颜。 5. 平原客:指在平原任县令的人。 6. 皂帽:古代士人的头巾,黑色。这里泛指官服。 7. 家散万金:家中财产散尽。万金,极言其多。 8. 书成千卷:写有大量著作。 9. 吴刚:传说中月中的桂树的神名(一说为酒名) 10. 清虚阁: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此指天上宫阙。 11. 七宝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