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遨游洛水滨,那知天地忽风尘。
玉颜暂作平原客,皂帽终非魏氏臣。
家散万金无德色,书成千卷有传人。
吴刚向在清虚阁,期尔同登七宝轮。

【注释】

  1. 蚤岁:早年,年轻时。
  2. 遨游:漫游。
  3. 那知:何曾想到。
  4. 玉颜:指美女的容颜。
  5. 平原客:指在平原任县令的人。
  6. 皂帽:古代士人的头巾,黑色。这里泛指官服。
  7. 家散万金:家中财产散尽。万金,极言其多。
  8. 书成千卷:写有大量著作。
  9. 吴刚:传说中月中的桂树的神名(一说为酒名)
  10. 清虚阁: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此指天上宫阙。
  11. 七宝轮:指仙界所乘之车。
    【译文】
    当年我在洛水边漫游时,哪里想到天地间忽然起了风尘?
    美丽的容颜暂时做平原上的县官,黑色的官帽终究不是魏晋时的臣子。
    家里财富散尽,脸上毫无得意之色,写出千卷的著作,却能培养出后学传人。
    吴刚还在月中的清虚阁里,希望你们也能一同登上那七宝轮。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句“蚤岁”二句,感叹世事多变;第二句点明自己虽曾身居高位,但终不为当世所容;第三句写自己的失意与落魄;第四句写自己的才学未得施展;第五、六句写自己虽然家财已尽,仍不改初衷,继续著书立说以传世,并期望有朝一日,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入仙界。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志节与抱负。前两句感慨人生易逝,世事难料。“那知天地忽风尘”,感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莫测,不可捉摸。“玉颜”一句,诗人用美人迟暮的典故,来比喻自己曾经的辉煌岁月已如过眼云烟,难以追回。“皂帽”一句,则暗指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官职,以及随之而来的荣耀与地位,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只能自嘲为“非魏氏臣”。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不幸遭遇。“家散万金”二句,写诗人的财产已经荡尽,但仍不改初衷;“书成千卷”二句,写诗人尽管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与赏识。“吴刚向在清虚阁”,诗人用神话传说中的吴刚来暗喻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还未能够实现。这四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愤慨,也表现了他的坚持与执着。
    最后四句写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殷切期望。“期尔同登七宝轮”这句,诗人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七宝车作为比喻,表达了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进入仙界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也是对朋友的一种鼓励与鞭策,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初心,坚守理想,不畏艰难,追求真理。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志节与抱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