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蓉旌缥缈来,灵鼗灵鼓响如雷。
飙轮低拂扶桑度,羽驾高凌桂树回。
肉食未传餐玉诀,蓬心岂是驭风才。
谁能久视层霄上,还向昆明认劫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无题》的第九首。下面是逐句翻译以及注释:
绛节蓉旌缥缈来,灵鼗灵鼓响如雷。
注释:
- 绛节蓉旌:指的是神仙或仙人所乘坐的车辆,通常用红色和白色装饰。
- 缥缈:形容事物飘渺不定的样子。
- 灵鼗灵鼓:指的是神兵利器,用来镇压邪魔外道。
- 响如雷:形容声音很大,如同雷声。
飙轮低拂扶桑度,羽驾高凌桂树回。
注释:
- 飙轮:指疾驰的车轮。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也比喻国家。
- 羽驾:指飞行的交通工具,这里指神车。
- 桂树:传说中的月宫树种,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 回:指返回、归来。
肉食未传餐玉诀,蓬心岂是驭风才。
注释:
- 肉食:指富贵人家,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 餐玉诀:吃了能够获得仙术的秘诀。
- 蓬心:比喻心志不专一,像蓬草一样随风摇摆。
- 驭风才:驾驭狂风的能力。
谁能久视层霄上,还向昆明认劫灰。
注释:
- 层霄:极高的天空,常用来形容非常远的地方。
- 昆明: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代指仙境或者极乐世界。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间的一切生灵死后形成的灰烬,这里比喻人间的苦难与灾难。
- 认劫灰:在这里意味着在天上看到人间的苦难,从而产生对尘世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神仙乘神车、驭风而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飞翔的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绛节”、“灵鼗”等,都寓意着神仙的身份和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还向昆明认劫灰”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和对于解脱之路的探索。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华丽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