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卓荦龙头客,蚤向彤庭献三策。
白云司里久蜚声,宠及双亲何舄奕。
往年初拜郎官封,宝敕龙光贯采虹。
今春又锡大夫诰,玳首金葩绚晴昊。
阿翁乌帽锦为衣,阿母珠冠光陆离。
颜如渥丹鬓如雪,荣寿兼全世所稀。
黄花烂熳秋空杳,绣幕低垂绮窗晓。
雕盘错落寿筵开,恍似群仙宴蓬岛。
最怜膝下好儿郎,瑜珥瑶环云锦裳。
酒酣跄踉纷拜舞,左持麟脯右琼浆。
宾筵佳客尽珠履,笑语怡怡欢未已。
纤歌声遏邺台云,洞箫吹沸漳河水。
漳河水,长㴞㴞。
愿言荣寿亦如此,笑摘西池千岁桃。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安阳刘宗澜的寿词,通过对刘宗澜的描绘,赞美了其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首先来看第一句“荣寿歌为安阳刘宗澜赋”。这句是说这首《荣寿歌》是为安阳刘宗澜所作的。安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而刘宗澜则是在宋代的一位官员。这句诗为我们揭示了这首诗的背景,即它是为了庆祝安阳刘宗澜的生日而作的。
接着看第二句“刘郎卓荦龙头客”,这是对刘宗澜的赞誉。卓荦是指杰出,龙头客则是指尊贵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宗澜就像一位尊贵的龙一样,他的才华和地位都是无人能及的。
然后是第三句“白云司里久蜚声”,这是对刘宗澜声誉的进一步强调。司里在这里指的是官府或朝廷,蜚声则是指名声远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他的影响力和声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官场。
接下来是第四句“宠及双亲何舄奕”,这是说刘宗澜不仅在官场上受到重视,他的双亲也因此受到了宠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父母因为儿子的身份和地位,所以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他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富足。
第五句“往年初拜郎官封”则是对刘宗澜早年的经历的介绍。这里的“初拜郎官封”是指刘宗澜早年被任命为郎官,并被封为官职。这句诗告诉我们,刘宗澜从小就有志于官场,后来也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第六句“宝敕龙光贯采虹”则是用来形容刘宗澜的官职和地位。这里的“宝敕龙光”是指皇帝颁发的诏书,“贯采虹”则是指诏书上的龙形图案像彩虹一样绚烂多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官职非常高大,他的职位和地位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赞赏。
第七句“今春又锡大夫诰”则是对刘宗澜今年春天再次获得官职的介绍。这里的“锡大夫诰”是指皇帝赐予刘宗澜官职的命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在今年春天再次获得了更高的官职——大夫。
第八句“玳首金葩绚晴昊”则是对刘宗澜的官服和容貌的描述。这里的“玳首”是指官帽,“金葩”则是用金线绣成的花朵,“绚晴昊”则是指这些华丽的官服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官服华丽无比,而且他还有着英俊的外表。
第九句“阿翁乌帽锦为衣”是对刘宗澜父亲的描述。这里的“阿翁”是指父亲,“乌帽”是指黑色的帽子,“锦为衣”则是指父亲穿着锦绣的衣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父亲也很有地位,他身穿锦绣的衣服,显得非常高贵。
第十句“阿母珠冠光陆离”则是对刘宗澜母亲的描述。这里的“阿母”是指母亲,“珠冠”是指珍珠制成的头饰,“光陆离”则是指这些头饰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母亲也很有地位,她头上戴着珍珠做的头饰,显得非常美丽。
第十一句“颜如渥丹鬓如雪”则是对刘宗澜外貌的描述。这里的“颜如渥丹”是指脸色红润如涂了一层厚厚的胭脂,“鬓如雪”则是指头发白得像雪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的外貌非常健康,他的皮肤像涂了胭脂一样红润,而他的白发也像雪一样洁白。
第十二句“荣寿兼全世所稀”则是对刘宗澜长寿的赞美。这里的“荣寿”是指长寿,“兼全”则是指同时拥有所有的美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宗澜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还拥有所有的美德,所以他的寿命是非常稀有的。
第十三句“黄花烂熳秋空杳”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这里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菊花,“烂熳”则是指盛开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菊花盛开,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第十四句“绣幕低垂绮窗晓”则是对早晨景象的描写。这里的“绣幕”是指精美的窗帘,“绮窗”则是指华丽的窗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早上的时候,窗帘低垂,窗外的风景美丽如画。
第十五句“雕盘错落寿筵开”则是对宴会的描绘。这里的“雕盘”是指雕刻精美的餐具,“错落”则是指摆放得错落有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上摆放着精美的餐具,而且摆放得非常有序。
第十六句“恍似群仙宴蓬岛”是对宴会场景的比喻。这里的“群仙”是指神话中的神仙们,“蓬岛”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宴会的场景就像是神仙们聚集在一起庆祝生日一样。
最后一句“最怜膝下好儿郎”,是对儿子的赞美。这里的“怜”是喜欢的意思,“儿郎”则是指儿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最疼爱的是这个好儿子,他总是给我带来欢乐。
整首诗通过描绘刘宗澜的外貌、家庭背景、官职地位以及宴会场景,展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刘宗澜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