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贻诗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诗。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格式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联,内容上以咏史为主,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句释义: 1. 智总昏:指历史上的智者如诸葛亮等,虽聪明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或抱负。 2. 拥旄今喜令公存:这里的“令公”是对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尊称,表示郭子仪如今尚在,为国家效力。 3. 蒲萄夜索三军醉,苜蓿春肥万马屯: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士兵们饮酒作乐
诗句解析: 1. “公无渡河” - 这四个字是全诗的开头,表明了诗人要表达的主题,即“不要渡河”。 2. “河有胶泥,埋马流旋涡” - 描述了河水被胶泥覆盖,使得马匹无法正常通过河流,形成了漩涡。 3. “公言公无畏,公有后劲,投鞭可断千寻波” - 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河水凶猛,但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克服困难。 4. “公无渡河,河有老鱼射毒龙腾梭” -
译文: 在军营中度过了五天,瘴气轻,但佳节时听到战鼓声让人心愁。 新发的菖蒲酒,是神策府所赐;先赐给汉家营的纻衣。 曾经说彩线能长命,哪有灵符可以避兵? 乡俗不同风景却相同,夕阳下孤城被关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从军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于战事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蛮方五月瘴烟轻,佳节愁闻战鼓声。”这句诗通过描绘了蛮地五月的天气和战鼓声,表达了作者对于节日的忧愁和对于战争的恐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的提示是“逐句释义”“注释”,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其内容,最后总结出艺术特点。 “旅宦艰难遍”,意思是“在仕途中历尽艰辛”,这是第一联。“三春百战余”中的“三春”,指的是春天;“百战”指经历了许多战役。这句的意思是说,经历了许多战役后,才到达了京城。这里用了夸张的说法,突出了作者的旅途之远
军中秋兴 涛声秋卷海门开, 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 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 入楚廉颇老渐催。 见说施蓝威望在, 夕阳凭吊首重回。 译文: 秋日的海浪声卷起海门,战船竞相观望节使的到来。 田野上依然像战场上一般充满剑戟,一年的城郭一半荒芜一半蒿莱。 曾经出仕朝廷雄心勃勃的殷浩,现在年纪大了也变得憔悴。 进入楚国后的老将廉颇,随着时间逐渐消磨。 听说施蓝将军的威望仍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军中秋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闻道孤城未解围,眼穿消息又斜晖。 - “闻道”:听到传闻或消息。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 - “未解围”:尚未解围,指围困尚未解除。 - “眼穿消息”:形容急切地盼望消息,盼望得眼睛都望穿了。 - “又斜晖”:夕阳斜照,表示天色将晚。 2. 频看貔虎纵横去,又见虫沙散漫飞。 - “貔虎”
三月九日志感 屡迟平安火,旋惊战鼓声。 兵家轻胜负,群盗遂纵横。 白骨烟中戍,黄巾海上城。 今宵望弧矢,闪烁向人明。 注释: 1. 三月九日志感 - 这是一首描述战争的诗,可能是在农历三月九日,即清明节期间,诗人在战场上感受到战火的紧张和不安,因此写下这首诗。 2. 屡迟平安火 - 多次推迟点燃和平之火 - 这里的“平安火”指的是古代用烟火庆祝节日或纪念活动,象征着和平与喜庆。 3.
春望 东海膏腴地,今年剧战侵。 弭兵诸将责,宽赋圣人心。 鱼戏春云湿,鼍鸣海气深。 裹疮怜战马,踯躅亦哀吟。 注释: - 东海膏腴地:东海地区肥沃的土地。 - 今年剧战侵:今年的战争非常激烈。 - 弭兵诸将责:停止战争让将军们感到责备。 - 宽赋圣人心:给予百姓宽裕的赋税,使圣人(指君王)感到欣慰。 - 鱼戏春云湿:鱼儿在春云中嬉戏,仿佛被春雨沾湿了。 - 鼍鸣海气深:鼍(tuó)在大海中鸣叫
蛮方五月瘴烟轻,佳节愁闻战鼓声。 蒲酒新颁神策府,纻衣先赐汉家营。 曾言彩缕能长命,岂有灵符可避兵。 乡俗不殊风景异,夕阳影里闭孤城
蝉雀螳螂智总昏,拥旄今喜令公存。 蒲萄夜索三军醉,苜蓿春肥万马屯。 海上投戈应革面,帐中弹铗亦酬恩。 吏民遮道凭传语,新拜将军旧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