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秋卷海门开,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
见说施蓝威望在,夕阳凭吊首重回。

军中秋兴

涛声秋卷海门开,

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

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

入楚廉颇老渐催。

见说施蓝威望在,

夕阳凭吊首重回。

译文:
秋日的海浪声卷起海门,战船竞相观望节使的到来。
田野上依然像战场上一般充满剑戟,一年的城郭一半荒芜一半蒿莱。
曾经出仕朝廷雄心勃勃的殷浩,现在年纪大了也变得憔悴。
进入楚国后的老将廉颇,随着时间逐渐消磨。
听说施蓝将军的威望仍在,我在此黄昏时分凭吊他的旧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季的一次军旅之行中所作,通过描绘战场的景象和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涛声秋卷海门开”,描绘了秋天海浪的声音如同波浪一般卷起海门的情景。这里的“涛声”指的是大海的波涛声,“秋卷”则暗示着秋天的凉爽天气。海门是海边的门洞,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残酷。

次句”舻橹争看节使来”,描述了战船上的人们争相观看节使的到来。这里的“舻橹”指的是战船上使用的桨和橹,“节使”则是指军队的指挥者或长官。这句诗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对节使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则是对战场周边景色的描绘。”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剑戟”则是指兵器,这里比喻为战场上的武器。”蒿莱”指的是杂草,象征着荒芜。这两句诗表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战后的荒凉景象。

最后两句”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则通过历史人物殷浩和廉颇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感悟。”出山”和”入楚”分别指代从政和从军,”心原壮”和”老渐催”则形容他们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