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五日

蛮方五月瘴烟轻,佳节愁闻战鼓声。
蒲酒新颁神策府,纻衣先赐汉家营。
曾言彩缕能长命,岂有灵符可避兵。
乡俗不殊风景异,夕阳影里闭孤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军中五日》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部清代诗人邹贻诗的七言律诗作品。《军中五日》是清朝时期的作品,由汉阳人邹贻诗创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军中生活的场景和士兵的情感,表达了对战争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邹贻诗,字愚斋,一字石泉,汉阳人。他曾担任福州知府等职,并有《浮槎存稿》等著述。
  2. 诗歌原文
    蛮方五月瘴烟轻,佳节愁闻战鼓声。
    蒲酒新颁神策府,纻衣先赐汉家营。
    曾言䌽缕能长命,岂有灵符可避兵。
    乡俗不殊风景异,夕阳影里闭孤城。
  3. 诗歌鉴赏:《军中五日》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军营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士兵们的情感状态。
  4. 历史影响:在清代文学中,此类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军旅生活,也反映了普通士兵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5. 现代意义:虽然《军中五日》本身并非文学作品,但它作为古代诗歌的一部分,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军队生活和文人情感的重要途径。
  6. 现代应用:在当今时代,类似的文学作品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它们可以启示人们关注历史、理解过去,同时也可以引发人们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军中五日》虽然是一首诗歌,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对清代军旅生活的记录,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