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石居赠忍公用吴愧庵韵

方庭修竹绿如围,琴榻书床识静机。
紫术夜春供客饭,白云秋制入山衣。
落花径曲呼童扫,斜日林空放鹤归。
最喜远公宽酒戒,虎溪乘月叩禅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方石居赠忍公用吴愧庵韵》是明代文人杨慎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杨慎在1524年(正德9年)为友人方从哲所居之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意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关心。

杨慎,字升之,号月溪,四川新都人,明朝中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是“杨升庵学派”的创始人,其作品以文辞华丽、思想深刻而著称。在这首诗中,杨慎通过描绘方从哲住宅的景色,来表达对方生活的关切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题方石居寄忍公用吴愧庵韵

题诗寄意感君情,方石清虚胜画屏。
碧水青山堪作伴,白云黄鸟自成朋。
幽窗静夜琴声远,小院闲时棋局横。
莫笑先生无俗累,此间乐事亦难并。

解析:

  1. 诗题:“题方石居寄忍公用吴愧庵韵”表明了这是一首以诗歌形式来表达作者对友人方从哲居住环境赞美及对友情的珍视的作品。

  2. 内容与主题

  • 首联:“题诗寄意感君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写诗的目的是表达对友人情感的思念。
  • 颔联与颈联:“碧水青山堪作伴,白云黄鸟自成朋。”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方从哲所处环境的优美和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
  • 尾联:“莫笑先生无俗累,此间乐事亦难并。”最后一句点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赞赏,即便身处尘世,但方从哲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自在,这样的生活是无法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的。
  1. 风格与特色
  • 这首诗整体风格优雅,语言清新脱俗,富有诗意,体现了杨慎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底。
  •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题方石居赠忍公用吴愧庵韵》是一篇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杨慎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