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山中友

人生贵适意,穷达奚足论。
此意君能知,方喜吾道存。
于心既莫逆,彼此俱忘言。
胡为又当别,谁能不消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山中友》是宋朝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而非元代李延兴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之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摹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适意、穷达观念的理解以及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文珦(976-1041),字休默,号潜斋,浙江慈溪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僧人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从出家修行到成为一位高僧,再到晚年回到故乡,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歌原文:峰回径转雪嵚崟,隐者柴门费独寻。谷口断云遮草屋,楼头斜照隔枫林。黄金买贵交游绝,白首穷经岁月深。明发分襟两相忆,那堪寥落动愁心。
  3. 作品赏析:《别山中友》是一首抒情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川草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谷口断云遮草屋,楼头斜照隔枫林”等句,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谷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4. 写作背景:据传,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释文珦的一次旅行有关。他在一次出游过程中,偶遇了隐居山林的朋友,并因此写下了这首《别山中友》。通过这首诗,释文珦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

《别山中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它不仅体现了释文珦个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对于友情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