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行山逢隐僧语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
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
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
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
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
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
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
我诚服其言,毕志不敢越。
他年定依止,相与定晚节。
万事尽弃捐,饮涧茹薇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友行山逢隐僧语》是宋朝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五言排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与隐士相遇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心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生于浙江临安西南于潜,是宋朝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闲适之作,比兴未深而即事讽谕,义存劝戒,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
  1. 诗歌原文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
    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
    门前幂萝茑,座后翳松栝。
    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
    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
    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
    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

  2. 诗歌赏析

  • 主题内容:《同友行山逢隐僧语》通过描述与隐士的相遇和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朴、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五言排的形式,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的意象如“云中野僧”、“清磬”、“结草为衣”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自然之中。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和尊重。同时,它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禅宗思想和山水画的重要文献资料。

《同友行山逢隐僧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