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
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
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
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
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
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
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
我诚服其言,毕志不敢越。
他年定依止,相与定晚节。
万事尽弃捐,饮涧茹薇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的诗作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而著称,被誉为“诗佛”。王维的诗常常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的内容是描述一位隐士在山中与友人相见的情景。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同友行山逢隐僧语:“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遗忘,他渴望隐居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2.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这句话描述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见的喜悦,他们携手在林间小路上行走,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
  3.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这句诗描绘了隐士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的景象,以及他攀登高峰,终于到达石窟的艰难历程。
  4. 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这两句描述了隐士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用草编成的衣服,用松树枝制成的钵来供奉佛像,表现出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
  5. 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这句诗表达了隐士对朋友的关心和教诲,他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生活经验,教导朋友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简单和纯净。
  6. 他年定依止,相与定晚节:“万事尽弃捐,饮涧茹薇蕨。”最后两句表达了隐士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他希望在晚年能够找到真正的归属和安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与友人相见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隐士简朴生活方式的描写,传达了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尊重。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师徒关系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