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李筼房疾

筼翁非时流,温然古君子。
我虽异教人,臭味略相似。
四月不见翁,相望隔烟水。
石坛忽来前,言翁乖摄理。
真体本无病,请说病原委。
乃知为苍生,常欲致平治。
神明所扶持,厥疾自衰已。
秋日定拿舟,贺翁勿药喜。
既为苍生病,须为苍生起。
比寿于广成,与宋相终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问李筼房疾》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诗歌原文
    筼翁非时流,温然古君子。
    我虽异教人,臭味略相似。
    四月不见翁,相望隔烟水。
    石坛忽来前,言翁乖摄理。
    真体本无病,请说病原委。
    乃知为苍生,常欲致平治。
    神明所扶持,厥疾自衰已。
    秋日定拿舟,贺翁勿药喜。
    既为苍生病,须为苍生起。
    比寿於广成,与宋相终始。

  2. 作者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家于杭州,是宋代元代之际的著名僧人和诗人。他的诗多写山林闲适之景,通过比兴未深而即事讽谕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李筼翁的形象和其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与李筼翁之间的深厚情谊及诗人自身的志趣。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李筼翁的敬仰,还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李筼房疾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宗教界限的人文关怀精神。

《问李筼房疾》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诗作,更是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社会动荡中仍保持一颗仁爱之心的典型代表。通过解读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