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人居

闲人无外事,饭馀聊散策。
路逢一老翁,疑是避秦客。
招携过别墅,茅茨翳桑麦。
唯闻鸡犬声,了无车马迹。
自言入山来,居然长儿息。
身将云木亲,志与风尘隔。
屋边种桃李,无言花自拆。
原上耦耕人,将非是沮溺。
遗世乃全真,何为牵物役。
从此数相寻,幽期竟难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野人居》是释文珦的一首词,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场景。

在宋代诗坛上,诗人释文珦以其深邃的诗歌造诣和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而闻名。《过野人居》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1. 诗词原文与译文:闲人无外事,饭余聊散策。路逢一老公,疑是避秦客。招携过别墅,茅茨翳桑麦。唯闻鸡犬声,了无车马迹。自言入山来,居然长儿息。身将云木亲,志与风尘隔。屋边种桃李,无言花自拆。原上耦耕人,将非是沮溺。遗世乃全真,何为牵物役。从此数相寻,幽期竟难易。

  2. 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隐逸之人的生活环境及内心的宁静。首句“闲人无外事,饭余聊散策”便道出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不问世事,以饭后散步为乐。随后“路逢一老公,疑是避秦客”描写了偶遇一位老者的情景,这位老者可能是一位因逃避战乱而隐居山林的人。再如“招携过别墅,茅茨翳桑麦”,描述邀请主人公参观自己简朴却充满生机的住所,周围环境被桑树和麦田包围,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惬意。最后一句“自言入山来,居然长儿息”,则反映了主人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满足。

  3. 文化背景与影响:《过野人居》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哲学思想。诗中的隐逸形象和对简单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士对于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向往。

释文珦的《过野人居》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后世学者的研究兴趣,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宋诗艺术成就的一个例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