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明上人

了明明了,孤光皎皎。
夜永月寒,云开天晓。
二浙江山拄杖头,脱略根尘静悄悄。
大明当空,无幽不照。
如是行脚,行脚事了。
百炼精金,由指而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了明上人》是宋朝释祖钦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释祖钦是宋代的僧人,他的生平资料较为有限,但根据诗歌的风格和内容,可以推测他可能生活在一个宁静、超脱的环境中,与佛教修行紧密相关。
  • 文学地位:作为一位僧人,释祖钦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颇为显著。他的诗歌作品,如《了明上人》,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禅宗以及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内容
  • 诗意表达:诗中“了明明了”表达了清晰的认识和明朗的心情;“孤光皎皎”描绘了孤独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清冷宁静的氛围;“夜永月寒,云开天晓”则展示了日出时分的清新景象。这些诗句共同构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 象征意义:通过“二浙江山拄杖头”,诗人不仅描述了景物,还暗示了自己修行的路径或心境。“脱略根尘静悄悄”更是直接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宗教情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特点:《了明上人》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炼而富有画面感。诗句中的意象生动,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
  • 结构布局:诗歌遵循了传统的诗歌结构,即有起承转合。首句为全篇定下了基调,然后依次展开,最后点题,使整首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了明上人》不仅是一首表现禅宗意境的诗歌,同时也是释祖钦对人生、自然以及修行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