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 其三十六

且看双放更双收,有底欢声无底愁。
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沙界海中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七十二首 其三十六》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释正觉,宋代僧人,号雪岩。他的生平事迹在《续灯存稿》卷四中有传。释正觉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
  1. 诗词原文
    云从龙,风从虎。
    雪峰辊毬,禾山打鼓。
    意不立玄,机不停午。

  2. 诗句解析

  • “云从龙,风从虎”:比喻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既有外在的因缘(如龙、虎),也有内在的动力(如云、风)。这里的“云”和“风”分别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龙”和“虎”则代表事物的本质或内在动力。这种表达方式富有诗意,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 “雪峰辊毬,禾山打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雪峰上的僧人正在用力地翻滚着毬,而禾山上的僧人则敲打着鼓。这里的“雪峰”和“禾山”都是佛教修行者常去的地方,代表了他们的生活和修行状态。

  • “意不立玄,机不停午”: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即事物的本质并不固定不变,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这里的“玄”指的是深奥的道理或事物的本质,“机”则是指机会或时机。通过对比“玄”与“机”,作者强调了在佛教中,人们应该把握每一个当下,因为每个当下都可能成为转瞬即逝的机会。

《偈颂七十二首 其三十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宋代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独特的艺术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