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早春

多时不向柳边来,每个幽亭坐一回。
春哢未容莺燕闹,芳心犹待杏桃开。
飘摇水面渔舟稳,宛转风前玉笛哀。
太乙清都五云表,冷香空锁御园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桂令·西湖早春》是元代散曲作家曹德创作的一支散曲,描写杭州西湖初春独具的景色。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早春之景,还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春天的热爱。

《折桂令·西湖早春》,这支小令以“早”字为核心,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独特魅力。它从岸上写到堤边,再写到湖中,描绘了红楼、骏马、娇娃等形象,以及青草、翠柳、繁花等景物,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

在艺术手法上,曹德运用了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岸上杨柳绿”暗示春天的来临;“堤边桃李笑”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这些细节的描述使得整支曲作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

《折桂令·西湖早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自然描写,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元代的作品,它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折桂令·西湖早春》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被后人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领略到作者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