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掖怀天竺

十年心事已蹉跎,吴越兴亡付绿波。
衰鬓又惊黄叶落,故乡遥认白云多。
葛洪井畔三生石,处士梅边十里荷。
总是平生快心处,夜长无奈月明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掖怀天竺》是宋代诗人释行海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十年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自然景色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十年心事已蹉跎,吴越兴亡付绿波。
    衰鬓又惊黄叶落,故乡遥认白云多。
    葛洪井畔三生石,处士梅边十里荷。

  2. 诗词赏析

  • 历史背景: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李源与圆观的故事发生在唐代,他们在三峡时见到一个孕妇,孕妇自称是王姓王者,并承诺十二年后的中秋月夜再会于杭州天竺寺外。
  • 情感表达:首句“十年心事已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叹息,十年的经历在不经意间消磨殆尽。第二句“吴越兴亡付绿波”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沧桑感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 自然景观:第三句“衰鬓又惊黄叶落”,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老去。第四句“故乡遥认白云多”则展现了对故乡山水的无限向往,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和思念。第五句“葛洪井畔三生石”,通过提及道教传说中的三生石,表达了对永恒和宿命的感慨。最后一句“处士梅边十里荷”,则是以荷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清雅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东掖怀天竺》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也是一幅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僧人释行海的情感世界及其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