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百千万亿卷,普使幽冥趋净方。
越水东边明月夜,白莲朵朵晋时香。
莲社题经荐孤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莲社题经荐孤魂》是南宋著名诗人释月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哲理意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月涧,南宋时期僧人,其生平经历了多次寺院的变迁。据史料记载,他受教于黄龙寺,后曾任职于庆元府天童寺、饶州荐福寺等名刹,最终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
创作背景:《莲社题经荐孤魂》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越水东边明月夜”可推知,此诗可能是在一次中秋月圆之夜所作。当时作者可能正处于寺庙或山林之中,借助自然美景与禅宗意境,吟咏出这首充满禅意的七绝。
作品原文:一卷百千万亿卷,普使幽冥趋净方。越水东边明月夜,白莲朵朵晋时香。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白莲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净土的理想境界。诗中“一卷百千万亿卷,普使幽冥趋净方”表明了佛法无边,能够普渡一切生灵至清净之境。而“越水东边明月夜,白莲朵朵晋时香”则具体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白莲象征着纯净与美好,暗示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文学影响:释月涧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其诗作虽然不多见,但其在佛教文学领域的贡献不容小觑。《莲社题经荐孤魂》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佛学的独到理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追求心灵净化、探索生命意义的当代社会,这首诗仍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莲社题经荐孤魂》不仅是释月涧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南宋时期佛教文学和诗人生活情感的一个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美妙与深邃,还能从中汲取关于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