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百千万亿卷,普使幽冥趋净方。
越水东边明月夜,白莲朵朵晋时香。
【注释】:
- 莲社题经荐孤魂:在莲花社里,僧人诵经超度孤魂。经卷很多,普救幽冥走向净地。(注:莲社即佛家之净土宗。)
- 越水东边明月夜,白莲朵朵晋时香:越州(今浙江绍兴)城东有越王山,山上有一古庙叫“鉴湖”,相传晋代的诗人谢灵运曾在此地赏月赋诗,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名句,后人称此地为“谢公台”。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登临鉴湖并留有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只愁今夜雨,何日是归期?”
- 白莲:佛教中的净土宗以莲花喻佛,所以称莲花为白莲。晋时,传说佛教传入中国,当时印度和尚法安来到建业(今南京),受到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礼遇。法安将印度的莲花引入中国,于是中国就有了“白莲”之说。
- 晋(jìn):朝代名,公元265~4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谢灵运是晋朝大诗人,他曾经游历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 香: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二句写佛家超度亡魂之事;三四句写越州鉴湖上的月色和白莲;五六句写晋朝时谢灵运游鉴湖赏月的情景。
全诗以“莲社题经荐孤魂”领起,用一“荐”字,既写出了僧人诵经超度亡魂的活动,又暗示了佛门中人对亡者念经的虔诚。第二句“一卷百千万亿卷”,说明佛经数量之多。第三句说这些佛经普救幽冥,使之向净土方。第四句“越水东边明月夜”,点明地点,越州(今浙江绍兴)城东有越王山,山上有一古庙叫“鉴湖”,相传晋代的诗人谢灵运曾在此地赏月赋诗,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名句,后人称此地为“谢公台”。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登临鉴湖并留有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只愁今夜雨,何日是归期?”第五句“白莲朵朵晋时香”,点出时间,晋朝时,传说佛教传入中国,当时印度和尚法安来到建业(今南京),受到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礼遇。法安将印度的莲花引入中国,于是中国就有了“白莲”之说。第六句“晋时香”暗指法安所传之莲花。
末句“越水东边明月夜”承接前句中的“越水”,点明越州城。“明月夜”暗点“东”,说明是在越州城东边的鉴湖上看到的月光。“白莲朵朵晋时香”暗点“晋时”,说明是晋朝时期的事。
这首诗以“越水东边明月夜”为背景,描写了在皎洁的月色下,江面上漂浮着盛开的白莲,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而远在晋时的谢灵运也曾在此欣赏过这美丽的景色和迷人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