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二十四

威音未生已前,有此清凉大木。
根蟠无阴阳地上,影藏叫不响山谷。
枝枝叶叶,婆婆娑娑,荫覆天下人。
仿佛当年黄檗会中,吃蒿枝底尊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诗。该诗通过描写一个僧人对佛法的领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1. 第一句:“一秋萧瑟色。”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萧瑟表示凄凉、冷清,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第二句:“万里无云人独行。”表明诗人独自行走在万里之外的地方,没有亲人陪伴,表现出他的孤独和无助。

  3. 第三句:“寒山寺外钟声绝。”描绘了寒山寺的钟声已经停歇,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寻找某种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却失望而归。

  4. 第四句:“古路无人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可能暗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5. 第五句:“唯有寒蛩夜夜鸣。”描述了夜晚蟋蟀的叫声,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

  6. 第六句:“月明中天人未归。”描绘了月光明亮但人影不见的场景,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团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7. 最后一句:“何时杖策来相访?”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人来访,与他共度时光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