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三首 其十

蟋蟀啼坏墙,虾蟆叫春水。
时节使之然,处处聒人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二十三首 其十》是宋朝诗人释德光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真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德光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他的生活和修行在诗中有所体现,体现了禅宗对生死、涅槃等议题的关注。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
  2. 诗句原文:口似备盆 呵佛祖,牙如剑树骂诸方。而今死入阿鼻狱,看你如何孟八郎。
  3. 诗句解析
  • “口似备盆”用来形容人说话像装满水的盆子一样,无法控制声音的大小。这可能意味着人在面对批评或指责时,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
  • “呵佛祖”表示对佛教的质疑或不满,可能是作者对某些佛教教义或实践的不理解或不认同。这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复杂态度。
  • “牙如剑树骂诸方”形容人的牙齿坚固如剑,可以向四面八方发出攻击。这可能象征着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敢。
  • “而今死入阿鼻狱”意味着现在要进入地狱般的境地,这是对死亡或极端痛苦的隐喻。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生死轮回的看法,认为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
  • “看你如何孟八郎”是对那些自以为是、自大的人的讽刺。这可能是指那些自视过高、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常常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意见。

释德光的《偈颂二十三首其十》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佛法理解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反思的作品。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情感的描述,揭示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以及对超脱生死、达到精神自由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