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示同参

谈玄说妙隔千岑,过取诸方荆棘林。
三界有谁教学道,十方无法谩求心。
老胡生下家先破,达磨西来病转深。
却问谁知第一句,恒沙诸佛未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用前韵示同参》是宋代诗人饶节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谈玄说妙隔千岑,过取诸方荆棘林。三界有谁教学道,十方无法谩求心。老胡生下家先破,达磨西来病转深。却问谁知第一句,恒沙诸佛未知音。
  • 译文:谈论玄妙之道隔着千山万岭,过于追求各方的道理如同荆棘丛林。三界之中谁能传授真理?十方世界无法寻求内心的平静。老和尚出生便已败坏根基,达摩祖师西来疾病更深。你问我知不知第一句是什么,恒河边上众多如来的言语我尚且不知。
  1. 作者简介
  • 饶节:字公斋,号紫阳,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生于南宋初年,逝世于元朝初年。饶节一生致力于儒学的复兴和传播,其著作广泛涉及儒家经典、道教和佛教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赏析
  • 哲学思想:饶节的这首诗深刻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在诗中,他通过对比“谈玄”与“教道”、“荆棘林”与“大道”,“三界”与“十方”,“老胡”与“达磨”,探讨了真理和宇宙本质的问题。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他对哲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 艺术手法:饶节在创作上擅长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他将“三界”比作“荆棘林”,将“十方”比作“无法”,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他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对仗,使得整首诗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这些艺术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价值,也使其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
  1. 名家点评
  •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评价饶节的作品:“饶公之学,非徒好谈高论,实有功于世教。” 这表明饶节不仅是一位理论家,还是一位实践家,他的学术思想和实践行动对于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饶节的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国家分裂,战乱频发。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和支持。饶节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反映,也是整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 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文化繁荣,思想活跃。饶节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不仅深入研究儒、道、佛三家思想,还将它们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1. 作品版本
  • 电子版: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用前韵示同参》的电子版。这种版本方便在线阅读完整版内容,读者可以轻松领略古籍蕴含的智慧。
  1. 相关轶事
  • 生平轶事:饶节一生中有许多轶事,其中最有名的是他曾经被贬为“逐客”的经历。他曾在一次朝廷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批评皇帝,这使得他被贬为“逐客”。然而,饶节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传播儒学思想。
  1. 作品鉴赏
  • 《用前韵示同参》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饶节一生思想智慧的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饶节的哲学思想、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于我们认识古代文化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前韵示同参》不仅是一首表达饶节哲学思想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饶节的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