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达磨度芦处,今日如来成道时。
此处此时聊赠别,不求佛祖是男儿。
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
介绍
《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是宋代诗人饶节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禅者的深切祝福与期望。诗中提及“当年达磨度芦处”,意指达摩祖师曾经在此地渡化众生,而今又有如来成道的时刻。“今日如来成道时”则暗示了禅者此行的重要和神圣性。“此处此时聊赠别,不求佛祖是男儿”表达了饶节虽未求佛祖为男性,却仍以佛教精神相赠,希望对方能够在修行道路上有所成就。
作者介绍:饶节(1065~1129),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他出家后法名如壁,是江西临川人。饶节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僧,也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诗作鉴赏:《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存在,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诗中的“度芦”、“成道”等词语都带有佛教色彩,显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语言精炼且富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
艺术特色:饶节的诗歌常常蕴含着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首诗里,“度芦”、“成道”等词汇不仅传达了禅意,还反映了作者对于修行过程中悟性和自然态度的追求。此外,诗中的用词选择也非常讲究,例如“聊赠别”,既表达了惜别之情,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历史背景:在探讨这首诗的时候,不能忽略的是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宋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艺术却异常繁荣。饶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也可能寄托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某种看法或感慨。
《腊月八日送尘禅者往长芦》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篇,更是一部融合了宗教哲学、生活感悟和审美情趣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