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
多应平等随缘度,岂必王侯将相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
多应平等随缘度,岂必王侯将相家。
“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饶节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池州诸化士的修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随遇而安、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饶节,字德操,号倚松道人,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曾经为曾布客,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不合,遂落发为僧,更名如璧。饶节在灵隐寺初住期间,后来主襄阳,并有诸多诗作流传于世。
这首诗中,“独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随处自那伽”描述了池州诸化士独自行走的姿态,如同犀牛一般坚毅不屈,但这种独行并未被过分夸赞。“多应平等随缘度,岂必王侯将相家”则表明这些修行者能够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他们并不追求世俗中的权力和地位,而是选择一种更为平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诗歌,也是对唐代禅宗思想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对池州诸化士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平静的生活哲学,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