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风作蓼花秋,万顷寒涛卷底流。
八百道人禅定起,送君持钵上行舟。
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行乞生活的理解和祝福。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通过白蘋风、蓼花秋等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以内容真实、语言平易近人而著称,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尤其擅长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至今,其中不乏描写社会风貌、抒发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层面有深远影响,也在社会文化层面具有重要价值。
《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中的诗句,如“白蘋风作蓼花秋,万顷寒涛卷底流”,形象地描绘了秋季江边的宁静与壮丽景色。这种自然景观的设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角,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意。此外,“八百道人禅定起,送君持钵上行舟” 则展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与诗意生活相结合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情画,还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如何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