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小霁登南寺阁

登楼望四垂,缩缩雨小休。
老木藤蔓活,古殿金碧流。
浮云卷岂尽,落日不可留。
无人相与语,鸲鹆谩啾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小霁登南寺阁》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南寺阁楼,远眺四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饶节(约公元1056年—约公元1127年),字商老,号石湖居士,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祖上多有文名,父亲饶渊也是一位学者。在饶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宋朝多次更迭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登楼望四垂,缩缩雨小休。
    老木藤蔓活,古殿金碧流。
    浮云卷岂尽,落日不可留。
    无人相与语,鸲鹆谩啾啾。

  2. 诗歌解析

  • 登楼望四垂:诗人站在阁楼上,俯瞰着远方的风景。这里的“四垂”可能指的是四周或远处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周围景色的观察和思考。
  • 缩缩雨小休:雨虽小,却已停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对于雨过天晴后清新空气的喜爱。
  • 老木藤蔓活:描述的是老树上生长着的藤蔓,它们似乎在雨后重新获得了生机。这里用“活”字形容藤蔓的状态,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
  • 古殿金碧流:金碧辉煌的古殿在雨后显得更加生动,仿佛宫殿的装饰也得到了雨水的滋润。这里的“流”字用来形容水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灵动。
  • 浮云卷岂尽,落日不可留:诗人通过对浮云和落日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是美丽的浮云也无法完全消失,而美好的时光也无法长久停留。
  • 无人相与语,鸲鹆谩啾啾: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与他共话心声。而那些聒噪的鸟儿——鸲鹆,也只是无目的地咕咕叫着。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交流的渴望。

《雨小霁登南寺阁》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审美观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社会风情、自然景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文献。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