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卿山主解嘲

道人竹瘦松柏刚,饱更风雨惯雪霜。
堂堂自住一法界,岂与萧艾相短长。
利刀割水风吹光,以空坏空竟谁伤。
君不见湖边飞来两白鹭,终朝容与水云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卿山主解嘲》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的坚韧不拔,展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饶节: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尤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饶节的作品在宋诗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
  • 诗的原文如下:
    “祖可秋怀霜禽惊呼山麓音,霜风急吹溪上林。羲和揽辔不可缓,夏后苦身惊寸阴。横河明明月皎皎,远山苍苍水深深。”
  1. 诗意解析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如霜禽、霜风、溪上林等,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严酷。同时,通过对古代帝王的描述(羲和揽辔)和对自然法则的强调(夏后苦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写作背景
  • 《次韵卿山主解嘲》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饶节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道家哲学的看法,或是对某种生活态度的认同。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传统的四言或七言形式,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和象征,如霜禽、羲和、夏后等,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传递了关于自然、道德和宇宙秩序的观念,对现代人在面对现代社会压力时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反思的机会。

《次韵卿山主解嘲》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饶节对自然景观和道家哲学的热爱,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