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宝智上人持高子诗求和

我客飞来峰,一室聊自适。
关门不敢开,怒风退六鹢。
敲门者为谁,起我正禅寂。
稻麻竹苇中,见此一英特。
手携高子句,按谱恣游历。
高子我旧游,伉侠不易得。
忆昔京城隅,王郎古遗直。
当时会合地,烂漫存辙迹。
繄君入社晚,感事一嗟惜。
安得赋归堂,寻盟合琮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豫章宝智上人持高子诗求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豫章宝智上人持高子诗求和,余时为常侍参军。今夕复相招饮,且欲观其诗,忽诵所和,声泪俱发。
昔年有狂客,号尔为俊才。四海一瓢酒,万人五千杯。眼看洛阳尘,意合黄金台。壮士拂剑去,英思坐我开。清谈本无赖,前古有几回?今日见君辈,都非昔时来。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涯。别来几风雨,此日各天涯。自笑腐儒语,因君反添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慰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自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首联“昔年有狂客,号尔为俊才”写昔日与李白的交往,称李白为“俊才”。颔联“四海一瓢酒,万人五千杯”,形容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颈联“眼看洛阳尘,意合黄金台”则表现了两人志趣相投、心向往之的情谊。

尾联“自笑腐儒语,因君反添哀”则是杜甫对自己作为文人的无奈和感慨,因为身处乱世,无法像李白那样洒脱自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